他们心思细腻,车厢内饰中极细小的问题,也逃不出他们的“法眼”;他们一专多能,大到拆换整面动车内墙,小到一颗螺丝钉松脱,都能一一处理;他们从不现于人前,但你的每一次舒适出行,都离不开他们的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动车中部客服设施检修的机械师,负责“扮靓”动车的人。
(资料图片)
“五一”前夕,记者走进中国铁路南昌局有限公司福州动车段厦门北动车所(以下简称“厦门北动车所”),跟随动车中部组修旧工班机械师秦献海,了解一辆动车的“美容”故事。
弯腰下蹲
为“扮靓”动车锱铢必较
身着统一蓝制服,登上二层平台,秦献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天,他要和其他7名同事一起,赶在动车出库前,完成8节车厢,近600个座椅,200余扇窗帘,以及车内放眼所及的标识、把手、墙纸、挂钩等设施的检查、修复工作。
秦献海仔细检查司机室配电盘合叶(央广网发 董毅 摄)
“中部组检查,关乎旅客整趟行程的舒适度,容不得半点马虎。”秦献海介绍,中部组负责动车上放眼所及的所有设备、内饰的检修,工作繁琐、所需时间长,最需要耐心和细心,要耐得下性子,与每一个细节“锱铢必较”。
邻座小桌板需保持一样高度(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
以一张一等座座椅为例,除了要确保椅面不破损、无污渍,小桌板、脚踏、靠背调节等使用良好,还要掀开座垫,对内部螺丝、线路逐一排查。除此之外,座椅上的标识是否卷边、提示标语字样是否清晰等细节,都要一一检查、记录,并调整或更换
虽然是白天作业,但不通电的动车内光线仍旧昏暗,因此弯腰、下蹲已成为中部组机械师检查时的必选动作,检查一节车厢,就要重复百余次。“动车里空气比较密闭,蹲几次就浑身冒汗。”秦献海告诉记者,夏天天气炎热,就连他这样的熟练工,也无法一口气检查完,“时不时要到平台上透透气,不然容易中暑。”秦献海说。
午饭过后,秦献海取出工具,开始为动车“美容”。动车的螺丝精密,不能使用电动螺丝刀,只能用巧劲将螺丝一颗颗拧开,根据秦献海经验,仅拆开一张一等座的扶手盖子,就要拧开24颗螺丝。“车况不好时,常常拧到手抖,筷子都拿不稳。”秦献海一边讲述,一边伸出手比划。在秦献海的手背上,能隐约看到一些细长的疤痕,这是他将手伸入卡槽拧螺丝时,不小心划伤的。“我们经常要把手伸进很小的空间里,很容易碰上,所以我们要做好防护。”秦献海说道。
能修会补
常年与疑难杂症“死磕”
在所里修旧工班现任22名机械师当中,能参与商务舱检修的人并不多,秦献海便是其中之一。
秦献海检查商务舱座椅(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
“相较其他车厢,商务舱座椅涉及更多电动结构,因此检修起来也更加复杂。”秦献海回忆,最初座椅出现问题时,只能请厂家过来修理,自己则在旁“偷师”,“线路要装在哪,原理是什么,一边学,一边修,业余时间再自己摸索、练习,久了就会了。”
多年与动车上的疑难杂症“死磕”,让秦献海练出了一身真功夫:他贴的墙纸,用时短,还严丝合缝;他自主研制的盥洗台美缝工装,大大缩减了盥洗台补胶时间和修旧耗材他总结出的中部座椅三步“晃转压”检查法,仅凭声音,就能辨别螺丝是否松脱,节省了发现故障的时间,提高了作业速度;他在整修期间发现并处理了600多起客服设施故障,保障了动车组出库客服设施的“0”故障。
秦献海检查小桌板螺丝是否松脱(央广网发 董毅 摄)
如今,不到30岁的秦献海,不仅是厦门北动车所里的“老师傅”,也是大家公认的最强“动车美容师”。作为修旧工班的学习委员,秦献海主动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实操的形式传授给班组职工,落实小班化教学让学习训练达到“1+1>2”的实效,强化检修质量,培养安全责任意识,为班组职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献海的“传、帮、带”下,一个个新职“门外汉”成了技术尖兵。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年轻人们,扎根在厦门北动车所,凭精湛技艺,为“扮靓”动车竭心尽力,以匠心执着根治沉疴宿疾,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梦想的方向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