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高耸,呼来白雾围长颈;


(资料图片)

峻岭长舒,唤取红花饰锦袍。

在纳雍县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站在山顶森林、沼泽、湖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微风拂过,一阵绿浪,涌向远方。

在莽莽林海中生长着被誉植物界的“大熊猫”——珙桐。

据了解,大坪箐湿地公园分布有野生植物物种780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5科5属5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光叶珙桐、云贵水韭、红豆杉3种,湿地公园为我国特有濒危水生蕨类植物云贵水韭的新分布地。Ⅱ级保护植物有十齿花、香果树2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毕节,凭生态而立,因生态而兴。

近年来,毕节市林业系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绿色发展”工作要求,以“林长制”促“林长治”,通过“六个严禁”强化林业专项执法,不断强化公益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不断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持续夯实绿色屏障。全力实施林业工程,发展林业产业,推动林业改革,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先后将毕节列为“生态文明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全国林业碳汇改革试点市”。

“护绿”有功

在织金县国有桂花林场,每天早上8点半,护林员们会准时集结,然后前往自己的“领地”,开始一天巡山护林工作。

“29年了,我的职责就是晴天巡山防火情,雨天巡山防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护林员谢秋萍说。

再有两个月谢秋萍就将退休。临近退休的她每天步行巡山干劲十足,手机上显示在3万步左右。

“在林场工作了半辈子,有些树是自己亲手栽种的,它们和自己一路成长,真正要离开岗位了还有点舍不得。”谢秋萍说。

在桂花林场牛王洞森林防火瞭望塔,27年来观察员赵祖全每天站在群山环抱的瞭望塔顶,手拿望远镜,环顾四周,瞭望万亩林海。如今,林场经营管理面积达4.45万亩。

守护好这方青绿,需要细心和耐心,加强火源管控,加密巡山护林,严格管好野外违规农事、祭祀等用火。

桂花林场工区长韦玉金说:“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份是森林重点防火期,特别是春节和清明节期间大家每天都是满山转,就怕哪一处没有看好引发灾情。”

在贵州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护林员杨老关和龙忠发佩戴专用标志坚守入口,对进入防火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检查。

贵州纳雍大坪箐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12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正式建立,面积1072.25公顷。

“山顶上的沼泽湿地是乌江上游的隐形水库和碳库,它与大坪箐水库、沟谷及山顶缓丘上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互为补充,持续地为河流供给水源,发挥着强大的蓄水能力和碳汇功能。”纳雍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黎泽超说。

“为加强林草资源监管,全市聘用生态护林员36267名,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保护,确保1384.31万亩天保工程森林安全。”毕节市林业局副局长糜小林说。

2022年毕节市林业局查处办结涉林行政案件233起,移送涉林刑事案件33起,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林业生态建设织密“安全网”。

“增绿”有方

植树造林让青山不老。

农历兔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毕节各地同步开展2023年新春义务植树活动为大地增绿。

活动当天,全市同步设置8个县级植树点、252个乡级植树点,共2.75万人参与植树活动。

自2015年以来,市县各级领导干部、基层群众已连续9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义务植树为大地增绿。

仅2022年,毕节市通过实施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完成营造林75.63万亩,累计实施国家储备林营造林135.56万亩。

在织金县猫场镇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20余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对皂角精进行加工。在这里,每天有不少于1.5吨的皂角籽需要加工。

近年来,织金县将皂角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全县种植皂角52.07万亩,从事皂角加工或销售的企业有90余家,每年加工皂角米1600余吨,年产值3.8亿元。

在织金,从事皂角加工的农户7200余户3万余人,每年带动群众增收1.6亿元。皂角,在为大地增绿的同时成了织金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如今的猫场镇,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皂角精产业加工集散地。

每年12月,七星关区柑橘迎来丰收,金黄的果子不仅点缀了青翠的果树林,也富了农民的“钱袋子”。

在清水铺镇橙满园社区,生长周期不同的脐橙、夏橙、血橙、锦橙、红美人、温州蜜橘、椪柑等近10个品种,确保一年四季都能挂果,村民都有果可卖,有钱可赚。

目前,七星关区柑橘种植面积6.1万亩,投产面积4.5万亩。曾经的荒山变“金山”,果树种植让柑橘园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的“绿色银行”。

2022年,毕节市入选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林业碳票发行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森林面积增至2416万亩,获贵州省景观优美森林村寨3个,省级森林乡镇2个、森林村寨4个、森林人家80户;3.2万余名生态护林员稳定就业,398万亩林下经济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生态毕节这张名片越来越亮。

“管绿”有力

夏日的桂花林场,树影斑驳,万木峥嵘,绿波翻涌。愈往深处走,森林散发清新气息就愈发浓郁。

织金县国有桂花林场,距县城2公里,有着“全国十佳林场”的美誉。

58岁的护林员丁长富每天穿梭于丛林之中,巡林、造林、护林,像呵护孩子一样守护着这片绿色。37载春秋,青丝变白发。

护林员肖忠富1986年参加工作,胡廷刚1996年进入护林队伍,他们肩扛拖把、手持弯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双手双脚双眸守卫着每一寸林地。

空气负氧离子监测仪、罗盘仪、测高杆、围尺、油锯,这些是织金林投森林管护队队长张旭东的常规工具。

在林场,张旭东每天带着队友负责清理枯死木,遇见长势不好的树木,张旭东会同队友将树桩留锯到1.3米高,然后在“伤口”处涂上油漆覆上保鲜膜让树焕发新生。锯下的枯木将被运往林场木材加工厂实现另类重生。

2022年全市市、县、乡、村四级10769名林长全面开展巡林活动18.8万人次,做到“山有头、林有主”,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专人管理。通过实行林长、河长“一肩挑”,推动信息互通、工作协同,山水同治,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

“目前,全市聘请管护人员37159名,其中天保护林员892名,生态护林员36267名,森林管护面积1384.31万亩,实现所有林区管护全覆盖。”毕节市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中心主任张禹说。

与此同时,开展“清风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查办野生动物案件37起,其中刑事案件36起,打掉犯罪团伙1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6人,收缴野生动物527(只、头、尾),收缴野生动植物制品13件,收缴非法猎具渔具90(个、张、台)。

2019年毕节获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先进集体,2021年荣获全国林业系统“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森林保护与执法工作得到国家肯定。

“用绿”有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六月的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峰峦叠翠,绿意盎然,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露营小住,拍照采风,亲近自然,舒适惬意。

建于1962年的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引进经营主体,开发森林康养、森林游憩、森林教育、森林避暑等生态旅游,将林场由单一的卖木材转变为卖气候、卖风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养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七星关区共有林业用地333.86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利用林地7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9亿元,‘林长制’全面落实,天麻、七彩山鸡等林下特产助推群众走出一条‘林下生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七星关区林业局局长马兴江说。

山上种有“摇钱树”,树下种出“摇钱草”。

6月13日,在织金桂花林场,刚出土的灵芝宛如小伞,来自湖北的技术员刘玉梅正在用将多余的芝蕾切除,确保灵芝伞形和品质,有了技术加持,灵芝可实现亩产2000余公斤。

“今年,桂花林场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引进贵州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织金国有桂花林场业务股股长赵中文说。

近年来,全市林业产业持续壮大。通过大力发展刺梨、皂角、核桃改良等工程,集中打造以赫章、威宁为主的核桃、油茶,七星关、大方、黔西为主的刺梨,织金、纳雍为主的皂角,总溪河及鸭池河流域为主的樱桃等特色林业产业基地。

织金县皂角精加工基地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加工基地,每年能实现采购皂角籽3000吨,加工皂角精成品1000吨以上。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推广林菌、林药、林菜等种植模式,推广林禽、林蜂等养殖模式。2021年,利用森林面积378.66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9.38亿元。

在织金,桂花林场引进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火烧迹地种植茶叶8000多亩,打造观光休闲体验茶园,与桂花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小镇容为一体,实现旅游产业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统筹发展。

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5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6个。

2022年,毕节市林业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毕节市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生态损失补偿工作机制》,通过“林业碳票+生态司法”民事公益诉讼办案模式,让违法行为人以购买林业碳票方式履行生态功能损失赔偿责任,既解决了补植复绿难以落地执行的困难,又让生态产品通过碳票交易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出门见景,开窗见绿。

近年来,毕节市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推行农林结合,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菌等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作者:杨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