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即将发布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疫情汛情的影响叠加经济增长动能趋弱,8月多数经济指标或继续回落,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

来,从国常会到多部委密集部署稳投资、扩内需、扶持中小企业等政策,加大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

多数经济指标或继续回落

从先行指标来看,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8月份历来是制造业的传统淡季,月内多地疫情反弹又进一步影响了市场需求,同时前期快速回升的市场需求也推高了基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8月份PMI指数继续下降,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总体看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需求不足矛盾对经济持续恢复的制约增强,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要切实加强扩大内需的工作力度,尽快加大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

从PMI数据来看,制造业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原材料成本压力依然较大,8月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至61.3%,仍处于较高水,高于出厂价格指数接8个百分点。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连续3个月高于61%。二是企业对后市信心下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6个月下降,本月降至57.5%,为今年以来最低水

8月工业生产或小幅回落,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可能降至5.8%左右,部分受到局部地区疫情和汛情影响。

限产和缺芯对工业生产的压制仍在。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的8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分企业规模看,8月大型制造业企业PMI生产指数从53.1下滑到50.6,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从50.0、47.6提高到53.0和48.6,这种分化显示处于中上游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谨慎扩产。

投资方面,汪涛表示,8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小幅升至2%(年初至今同比增长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增幅较6月扩大。

具体到基建投资,钟正生认为,8月建筑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从57.5回升到60.5、新订单指数从50.0回升到51.4,供需两端同步走强,或表明以基建投资为主要抓手的稳增长已在发力。但8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大幅低于计划(计划6643亿元,实际4885亿元),加之隐债务监管和缺少收益率匹配项目这两个导致2018年后基建投资持续低迷的核心因素均未出现积极变化,不宜对后续专项债拉动基建投资抱有过高期待。

此外,疫情反弹扰动8月消费,增速或进一步回落。7月受天气和疫情等因素扰动,消费数据出现明显回落。8月份虽然天气扰动已经消退,但疫情反弹的影响持续存在。

中国国际金融宏观团队发布的研报分析,疫情反弹对8月消费的影响程度可能比7月更大,全国人口流动至今仍未恢复到疫情反弹之前的水。总体来看,本次疫情反弹对消费的冲击或低于年初,预计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6.5%,对应两年复合增速3.5%,较7月的3.6%小幅回落。

稳增长政策加码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跨周期调节”成为重要关键词。

继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

钟正生表示,在跨周期调节的背景下,稳增长已加码。央行提前召开金融机构货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月底票据利率迅速回升,均表明8月末银行或已加快对重点领域的信贷发放,以基建投资为主要抓手的财政政策也已在发力。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跨周期调节要综合考虑财政空间和财政风险,既不能透支未来,也不能不顾当前下行压力。要加快专项债发行节奏,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同时,继续落实减税降费,部分受损严重行业和恢复不及预期行业可定向、阶段减免和延迟缴税。

发改委8日召开稳投资稳外资专题新闻发布会指出,将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稳投资各项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发挥好“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的牵引带动作用。发改委同时透露,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与2020年版相比,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限制措施更加精准,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

面对稳增长压力,还需要继续推进就业优先的政策,稳住就业基本盘。在日推出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的首位,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加强与其他各方面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告诉第一财经,要围绕经济和产业发展精准做好就业推动工作,对于高科技企业、文创产业、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业等加大市场就业的力度;鼓励围绕网络直播、线上学、网约车、快递小哥等灵活就业及台型就业、线上线下融合等新的就业形态积极推动就业岗位供给。

扶持中小微企业

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是“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的跨周期调节政策瞄准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进行精确化帮扶。

9月1日召开的国常会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

八天之后,9月9日人民银行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在今年剩余4个月之内以优惠利率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其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要求贷款均利率在5.5%左右,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央行表示,支小再贷款作为人民银行专门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货政策工具,有效调动了地方法人银行的积极,撬动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实施效果良好。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态势,企业融资便利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

不少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纾困政策会在今年底到期,而现阶段这些企业经营困难,作为就业主力军,稳定预期十分重要。上述国常会还指出,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经济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目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比较多,未来在必要时可以延续一些政策执行期限,或者出台一些新政。但重点还是此次会上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严禁乱收费、乱摊派。

工信部是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针对国内外经济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疫情灾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特别是最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在用好已有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