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学城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与此同时,这里也成为今年深圳市两会的热议话题之一。从大学建设、科学设施、人才引进、轨道交通甚至环境保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目前公开的与科学城有关的建议已达数十份。

2020年3月,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深圳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手笔布局、大力度推动“两区两城”建设,光明科学城正是其中之一。今年的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也提出,未来5年原始创新能力要实现较大提升。为此,今年的市两会出现了不少创新想法。

“大学+大设施”打出组合拳

建设科学城,打好基础是第一步。深圳市政协常委、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提出,打出“大学+大设施”的组合拳。

目前,已经有一批科研机构和科学大设施确定在这里落地。比如对标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作为中科院在国内设立的第四所大学,中科院深理工自2019年进入筹建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该校目前已引进全职院士9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2人。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则于去年8月正式启用,5个院系的1271名新生已开始大学旅程,这里也是中山大学的主校区之一。

此外,在科学大装置方面,中能同步辐射衍射极限光源、深圳超级计算中心二期等通用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鹏城云脑Ⅲ、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等专用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高端科研仪器研制中心、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支撑服务平台将先后落地。

补齐“0-1”原始创新短板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落成,如何实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也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市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深圳作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创新成果产业化。他建议,深圳不必再重复规划建设产业用地,而是用好现有的1500多家国家、省、市平台,大力加快成果转化进度。

樊建平也在今年政协全会的首次“委员通道”上表示,北京、上海、合肥的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聚焦于学术化的院士创新,深圳应有别于其他区域,把从0到1的产业引领性研究作为突破口。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深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成会明则以“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为题,在政协会议上发言。他表示,在“大学+大设施”基础上,应进一步发展聚焦于“1-100”的“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公司”。

成会明特别举例道,在这一方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进行了有益探索。该院在光明科学城打造“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初创公司与研究院共用仪器设备和技术平台,公司可实现低成本运行,研究院可及时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最终大幅缩短了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

“穿实验服的和穿西装的在同一栋楼里,一个技术问题可能在电梯交流中就能解决了。”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院长、此次新当选的政协委员刘陈立此前告诉记者。

建设“深圳碳中和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发力源头创新之余,生态环境也不能落下,代表、委员们可谓为光明科学城“思之深”。

市政协委员覃敬腾、令云芳带来的联合提案表示,在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机构所使用的原材料、设备、三废产生情况均无法确定和量化,甚至有机构在环境管理方面“打擦边球”。提案建议,出台针对研发机构的总量排放环评政策,完善多方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

此外,樊建平、成会明、刘陈立三位委员共同建议,在光明科学城建设“深圳碳中和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通过整合深圳现有碳中和技术领域相关优势科研力量,打造一支在可再生能源生产、能源高效存储与转化、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等关键碳中和领域的一流人才队伍。

建议提到,该研究院可聚焦以下五个领域: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生产技术、先进能源存储与转化技术、二氧化碳高效捕获与转化利用技术、智慧能源网络和能源互联网技术和碳中和经济与城市发展等关键碳中和科学技术领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