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村医的职责不仅是开药看病,还要为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为重点人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医稳,农村医疗卫生才能稳。然而,“半医半农”的村医不但面临着身份的尴尬,养老也没有保障。为破解这一困局,重庆市垫江县经过探索和试点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个体户”变“单位人”

长期以来,村医面临着“半医半农”的身份尴尬,“老人难退,新人难进”现象严重。

“我们县里近700名村医,一半左右的年龄在55岁以上,最大的82岁还在执业。”垫江县卫生健康委主任汪涛告诉半月谈记者,村医年老之所以不愿退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养老保险没跟上,不继续行医可能就失去了经济来源。这是多数村医的一块“心病”。

垫江县试点的“乡聘村用”村医管理新机制,就是要将村医从“个体户”变为“单位人”,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一体化管理,通过保障待遇、配齐团队,稳定村医群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签订聘用合同后,垫江县太平镇九龙村的村医唐超成为镇卫生院职工。太平镇卫生院院长李涛说,“乡聘村用”后,村医的身份从个体转变为镇卫生院聘用职工,村医和其他医务人员一样,有基本工资和绩效收入,医院还为他们购买了养老、医疗等保险。医院也要对聘用村医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和业务管理。

采访中,唐超等村医告诉半月谈记者:“转变身份,从长远看,医院能给我买职工养老、医疗保险,退休养老有了保障;从眼前看,自己成了‘单位人’,还能就近跟随镇卫生院医生学习,医疗技术、服务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乡村公卫有人干了

一直以来,相比医疗服务,由于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偏低,一些村医不愿干公卫,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业化要求高,需要团队配合,村医也“不会干”“干不好”。

“实行‘乡聘村用’后,乡镇公立医疗机构可以直接调配村医资源,也能提高村医干公卫的积极性。”垫江县坪山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国清介绍,医院专门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专职干公卫的村医,每月薪酬待遇也能有3000多元。收入上不吃亏,村医干公卫更有动力。

“做好登记信息、测量体征指标、普及健康知识……公卫服务靠村医一个人根本干不过来。”太平镇卫生院院长李涛说,“乡聘村用”后,医院在村医使用上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医下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今都有社区护士等专业人员一起配合。

在太平镇石良村,村医程洪就和社区护士陈山山一道,组成了慢病患者入户随访小分队。“平时我俩分工配合,我给群众量血压、测血糖的时候,护士就实时把数据记录到健康档案里了。”程洪说,医院给公卫团队每个成员手机上都装了App,下乡服务实现智慧操作,效率大大提高。

合理分担成本,解除改革顾虑

乡村医生扎根基层,是乡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也更加凸显了稳定、壮大这一群体的重要性。“‘乡聘村用’助推村医职业化,是实现这一群体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汪涛说,要推开这一模式,关键需建立改革成本的合理分摊机制。

为了减小改革难度,垫江县在“乡聘村用”试点中,将村医纳入临聘人员管理范围。但基层医疗机构临聘人员数量也有总额限制,有的乡镇卫生院可聘用的临聘人员指标不到10人,如果改革范围扩大,镇上需聘用的村医就有近30人,现有指标难以满足需要。

同时,村医还属于“高风险”职业。过去乡镇卫生院与村医在医疗执业上没有直接联系,村医出现责任纠纷由自己承担责任。而实行“乡聘村用”后,村医成为乡镇卫生院聘用职工,医疗风险需要共担,这也是一些乡镇卫生院推进这一改革有顾虑的原因之一。

基层呼吁,应探索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村医投保医疗责任险,合理分担医疗风险。同时聘请法律顾问,合法合规解决医疗事故纠纷,协助化解乡村医生执业风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