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卖菜:一场资本游戏?

富有生活气息的菜市场,迎来了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图为南开区一家菜市场。

传统菜市场仍有产品可选、价格可议等方面优势。图为一家菜市场摊位。

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卖菜平台,其正在烧钱补贴消费者,价格比较便宜。

在家点点手机屏幕,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这是很多市民期待中的互联网便利。近来,互联网公司正在入局这一市场,只不过换了一个名称,叫“社区团购”。

今年6月,滴滴打造的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上线;7月7日,美团宣布成立“优选事业部”,进军社区团购赛道;8月,拼多多旗下社区团购项目“多多买菜”上线,小程序“多多买菜”也已上线;9月,阿里宣布成立盒马优选事业部,布局社区团购。有消息称,京东也正在筹划社区团购项目“京东优选”。在投资方面,阿里参与投资了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腾讯参与投资了兴盛优选和食享会。

有人担心,互联网巨头开始抢菜市场的生意了,摊贩们将会被赶走。当前,“社区团购”平台的买菜体验怎么样?社区“团长”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菜市场的摊贩们如何应对?带着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

1 买菜体验: 除了“便宜”没有其他优势

家住南开区的黎先生,近来从网上看到消息,很多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知名公司开始网络卖菜了。天气转冷,气温不断下降,不想出门挨冻的他,尝试用手机下了几单。

第一单是“美团优选”,他选了八种蔬菜。这八种蔬菜包括土豆、胡萝卜、黄瓜、菜花、红薯、生姜、圆白菜、豆角,共花费24元。平台需要黎先生先付款,转天16时以后再去社区旁边的自提点提货,到时候联系社区“团长”。网络平台上给出的自提点,是黎先生所在社区旁边的一家便利店。

转天16时过后,黎先生赶紧去便利店。他一直在琢磨,这位团长是什么人。像美团外卖员那样穿着黄色的制服?送货是电动自行车还是面包车?等到便利店一看,没有专门的人员前来,他只得询问超市收银员,这里是美团优选的提货点吗?

收银员立即回答,是的。而且他还说:“我就是团长。”这让黎先生很意外,便利店收银员兼职网络平台的社区团购“团长”,不影响他原有的工作吗?接下来,收银员开始盘点黎先生买的菜,仔细一看,胡萝卜和红薯没送来,处于缺货状态。“您不用担心,现在我就在网上给您退钱。”收银员说。很快,黎先生收到了退款,提着网络上买的菜回了家。

回家后,他发现,买来的土豆裹着很多泥,洗掉泥巴才看到,其中有两个存在明显的瑕疵,只能扔掉。这样的情况,早在今年3月份他就遇到过。当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小区封闭,他就尝试在一家做餐馆蔬菜配送的网络平台买了一次,送上门的蔬菜和水果中,土豆个头很小,裹着很多泥。柚子受到挤压,味道变苦无法食用。胡萝卜又细又短,还带着叶子,扔掉了很多。

结合两次经历,黎先生发现,相对菜市场和街边菜店,网络平台买菜除了便宜以外,其他并无优势。菜品无法看到实物,送上来是什么样只能“听天由命”。先付款,等到第二天16时以后才能去取,并没有菜市场“随到随买,回家就用”的便利性。本来以为能送菜上门,结果是自提,消费者并没有获得多少便利。更关键的是,消费者需要先在网络平台上支付,相当于预付款,其中有一定的风险。

有一些消费者的体验更“糟糕”,买到了接近腐败变质的排骨和无法食用的水果。网友“你只能向前进”反映,他尝试下了几单,结果发现,西红柿两个没有成熟,外观是青的,还有一个已腐烂。蒜苗也是非常老,看起来像储存了很久。重量也和网络平台标注的不一样,存在短斤缺两。等他再联系“团长”,“团长”没有接听电话。

网友“找BUG的陈女士”反映,她通过网络平台买了三个柚子、两个火龙果、一盒提子、6个百香果、一瓶百香果酒,共计35元,这个价格确实便宜。但提到的水果质量较差,提子不新鲜,火龙果从外表看已经发蔫,百香果很酸,柚子吃着没有一点味道。有了这次经历,她“不想再买第二次了”。

2 遍地“团长”: 兼职者居多

黎先生遇到的社区团购“团长”,是一位便利店收银员。这位团长透露,他现在已经加入了滴滴“橙心优选”、拼多多“多多买菜”和美团的“美团优选”三个平台,担任三个平台的社区团购“团长”。“平均每天三四单吧,数量不是很多。”这位团长说。

这些菜都是怎么来的?团长透露,是“货拉拉”司机送过来的,有一个交接单。“货拉拉”司机会交代缺货的品种和数量,对送来的货品进行清点、核对。

除了这些有店的“团长”外,无店的社区居民也可以在网上申请成为“团长”。一些自由职业者,经过简单培训和对接,就成为团长。他们每天会通过手机平台收到社区客户的订单,第二天从平台接货,先存放在自己家,等到16时以后再一一联系社区客户,请客户到家里来提货。

戴丽丽是河西区黑牛城道附近一社区居民,上个月申请成为一家网络平台的社区团购团长,截至目前已收获佣金300多元。按照10%的比例计算,经她这位团长之手销售的蔬菜、水果已有3000多元,服务100多人次。

“像我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没有工作压力,时间自由,是从事社区团长的优选。还有很多便利店的店主、收银员也能申请成为团长,他们有门店,也有一定的优势。”戴丽丽说。

这些团长还被要求发朋友圈链接,推广所在平台的社区团购业务,同样会有奖励和提成。戴丽丽介绍:“团长是平台在社区的支点,成为平台发展的关键。现在申请人很多,都想排队成为团长。”

3 蔬菜摊贩: 竞争的压力更大了

毫无疑问,这波互联网卖菜的浪潮,首当其冲的就是菜市场的蔬菜摊贩。有人惊呼,互联网巨头将会把这些蔬菜摊贩从城市赶走。

南开区王顶堤一位蔬菜摊贩赵凯,今年初小区封闭管理期间曾经给周边社区居民送过菜。当时,是以微信建群的方式进行。在群里,居民把菜品的数量、种类发过来,他一一上门送货。如今,这些居民还是到菜市场摊位买菜,微信群也就慢慢冷清了。

这次网络平台发展卖菜业务,赵凯也注册成为团长,但是,操作三天后,他感到了危机来临。首先,这些网络平台卖的菜不是从他的摊位进的货,他只是负责接货、发货,赚取10%的提成。看到这些比自己摊位上还便宜的菜,他心里不是滋味,要是继续操作下去,消费者可能都不会到实体摊位买菜了。

一周后,平台要求赵凯发朋友圈链接,推广网络平台。赵凯思索,自己决不能给网络平台拉更多客户,那会让自己的实体摊位流失更多客源,是自掘坟墓的行为。他首先应该做的,是把自己实体摊位的服务做精做细。

为了自救,他开始把土豆、胡萝卜、莲藕这些带泥的蔬菜洗干净,把青萝卜、花椰菜这些菜的叶子去掉,把豆角等蔬菜长短分开,分级定价;降价销售一些不太新鲜的蔬菜。如果客户有要求,他还可以提供削皮、分切服务,客户到家直接下锅使用。

赵凯重新启用了年初的蔬菜配送微信群,每天把自己摊位的蔬菜图片、种类价格一一发到群里,询问老年人、残疾人是否需要送货上门。慢慢地,群里有留言回复的,也有一些客户提前下单,等下班后去菜市场摊位取货。

消费者黎先生对比了网络平台买菜和菜市场买菜的体验,他认为,传统菜市场仍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如可以挑选,可以沟通,可以砍价,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菜市场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消费者能体会到选择的自由和生活的乐趣,这是网络平台所没有的。

4 核心业务外包: 不承担风险却收割利益

由于保鲜要求高,客户需求多样化,蔬菜曾经是最难标准化和网销的商品。在网络卖菜这一领域,曾经有很多创业公司涉足,但大多数以失败告终。6年前,一家名为“青年菜君”的创业企业,开始在北京等中心城市大力铺设网点,销售半成品包装菜,意图解决青年人没有时间买菜、不想洗菜的痛点,但不到两年以失败告终。

一家名为“美菜网”的企业也在同期创业诞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普通市民网络预订蔬菜,每个客户都有个性化的需求,配送的难度很大,最终放弃了向普通市民网销蔬菜。最后,美菜网专攻酒店、餐馆蔬菜配送市场,才得以存活下来。

现在的网络平台,并没有解决蔬菜保鲜和配送的供应链难题,就敢于烧钱补贴跑马圈地,让人担忧。也有人提出,之所以现在的网络公司敢于这么做,是他们有了一套全新的运作手法,这个核心的运作手法就是:外包。

在源头上,网络公司正在对接大型蔬菜批发企业甚至种植基地,压低供应价格,这样才能给消费者较低的价格,把摊贩比下去。在配送上,他们联系货拉拉这样的物流平台入局,让平台上的注册司机承担繁琐的“跑腿”任务。在社区落点上,他们又拉“团长”入局,让团长承担核对和分菜的事务,变成网络平台在社区的第一落点。

表面上看,网络平台完成了所有的业务。但实际上,网络平台没有雇用任何一个司机和任何一个团长,甚至在供应链上,也没有雇人承担蔬菜洗净、分装的业务,而是蔬菜供应企业自己承担。网络平台支付蔬菜供应企业的资金,也是前一天消费者预付给网络平台的。

在核心业务外包的情况下,网络平台能不直接承担风险,同时又能收割利益,这样的商业模式让人忧心。他们极有可能像部分共享单车企业一样,买自行车的钱是赊账,收消费者的钱却是预收。

以往,蔬菜销售市场自有交易和信用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每一环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风险自己承担,利益自己获取。于是,种植户销售给流通企业,流通企业批发给摊贩,摊贩再到菜市场销售给市民,每一环节都把自己的服务专业化,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益。

网络巨头这次烧钱补贴大战的背后,有资本的支持和对利益的追求。当前,互联网平台的传统业务已达到增长极限,社区团购这种新的业务能带来增长预期和想象,从而在股权市场上给资本方创造升值空间。统计数据也显示,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国内社区团购类电商领域共发生26起投融资事件,共计融资超117亿元。

当传统的蔬菜供应链有可能被网络巨头公司打破和重塑,甚至有可能被资本垄断和控制时,我们有必要担心买菜预付款的安全。毕竟,消费者在这一领域踩过的坑太多。从这个角度讲,网络巨头开展社区团购,应把服务做细做实,真正配送上门、货到付款,这样才算把互联网惠及普通个人。一味用资本支撑烧钱,意图掌控供应链,让消费者陷入预付款模式的泥淖,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