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命or产业泡沫?

9月10日凌晨两点,旷视科技人士终于回复了记者白天的微信问询,“今天我们过会了,忙到现在”,还附上了两个“苦涩”的表情。

2019年8月,旷视科技曾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10月初,受到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进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影响,接着又遭遇新冠疫情,其赴港上市计划一再跌宕。

时隔19个月后,旷视再次冲击IPO,港股换成了A股科创板。今年3月12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旷视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9月9日傍晚,科创板上市委公告,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饱受“上市”煎熬的不只旷视。截至发稿时,和旷视一起并称为“AI四小龙”的云从科技于7月底在科创板顺利过会,商汤科技在8月底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依图科技在终止科创板上市计划后,最又传出有赴港上市的计划。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泡沫期已过,行业资本市场遇冷,国产AI公司们面对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到了今天,“AI四小龙”的IPO进程终于有了新进展,谁会先上市?人工智能还能讲出好故事吗?

1

AI上天了,也落地了

6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的AI(人工智能)概念,全球风靡却是始于2017年。正如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克里斯·哈蒙德所言,“过去AI技术达不到要求,并不是因为设计不足,而是欠缺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和环境。”

2017年是AI发展的一个特别年份,决定AI智慧水的两大要素——数据和算法,在这一年中均获得了突破的进展,标志事件是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 Master与人类世界实时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洁展开围棋人机对决,最终连胜三盘。

AlphaGo的胜出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飞跃发展,先进的计算机算法在很多时候和人类经验相比更具优势。由此激发了大规模商业需求和资本力量的推动,为AI发展营造出绝佳环境。我国也是在2017年首次将人工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样是在2017年,国内以BAT为首的科技企业争相发布各自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一时间大小企业都宣布自己转型为AI驱动,或者干脆称自家就是AI公司。AI概念在公众眼中似乎变得越来越值钱,也越来越不值钱了——AI独角兽动辄融资数十亿元,但所生产的AI商品最便宜又不过几十元。

2

上市X光机下,是虫是龙?

从资本界角度看,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从基础层和技术层来看,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已相对成熟,其中AI四小龙为典型的 AI算法提供商。屡次冲刺上市,AI四小龙的身家信息也被招股书一一披露,在“上市”这台X光机的透视下,它们到底实力如何?

“AI四小龙”中公司历史最长的成立10年,最短的才6年。包含人脸识别在内的计算机视觉是AI发展最快也最成熟的领域,也是四家公司创业初期的主赛道。早在2014年,旷视就成功抓住支付宝寻找“刷脸支付”技术提供商的机会,找到了第一个商业化落地场景。依图、云从、商汤同样从“刷脸”起步,从安防、金融等领域打开市场。由于表现出色且融资凶猛,彼时在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中,获冠“AI四小龙”的美名。

云从科技是“四小龙”中成立最晚的一家。从招股书来看,云从科技投资方多为“国字头”背景的产业投资和地方基金,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的400多家金融机构均为云从科技的用户。云从科技将最新的发展方向定位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并新增了机器人、物联网技术研究投入,试图构建更为标准化的AI产品。借助底层操作系统这一统一入口,云从科技就可以提供人机协同相关算力、算法、数据管理能力和应用接口,从而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

依图科技以医学影像分析为主战略,转型AI芯片+算力厂商,这是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去年5月依图科技发布了求索芯片,并在后续发布了基于求索芯片的原石系列服务器、前沿系列边缘计算设备。从招股书看,自研芯片为依图带来新的增长动力。2020年上半年依图软硬件组合业务占营收60.78%,而2017年软硬件组合营收占比仅为10.32%,过半营收依赖软件业务。造芯使得依图的综合毛利率也有所提升,主营业务总体毛利率上升至70.99%。依图科技也在招股书中表示,上市募资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将用于芯片相关产品研发。

同样是软硬件一体化思路,旷视科技则切入AIoT领域,将物流业务视为未来的增长点。旷视科技主营业务包括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后两项业务上旷视的“硬”色彩尤为明显。例如针对城市物联网,旷视建立了摄像头、边缘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三大硬件体系,推出了30多款摄像头。在供应链物联网方面则开发了多款自动化设备,专门执行物流及仓储任务。

与其他公司深耕优势场景、打磨主营业务有所不同,商汤将自己定位为“AI工厂”,为了支撑整个“工厂”,商汤投入了约50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超算中心、开源核心算法。

商汤提出了“1+1+X”的台化战略,其中1+1代表研发和技术产业化,X代表赋能百业。2019年商汤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将国内事业群分为智慧城市综合业务事业群、移动智能事业群和新兴创新事业群,新兴创新事业群关注领域并不固定,聚焦于行业潜在增长机会,包括医疗健康、教育等团队均源自这一事业群。

3

融得越多,亏得越多

以营收规模计,商汤科技稳坐AI四小龙的老大地位,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和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公司。2018年至2020年,商汤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8.53亿元、30.27亿元和34.46亿元,收入呈上升趋势。

旷视科技的营收也是逐年增长,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旷视科技分别实现营收8.54亿元、12.58亿元、13.92亿元。2021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68亿元,较2020年1-6 月的3.4亿元增长91.27%。

但AI四小龙却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亏损程度最严重的是“老大”商汤。2018年至2020年,商汤科技的亏损额分别为34.33亿元、49.68亿元和121.5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05亿元。旷视科技三年半营收41.92亿元,亏损146.26亿元。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3.26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AI四小龙的亏损,都包含“公允价值损失”,主要是员工期权造成的亏损。扣除非经常损益的亏损,商汤科技经调整亏损净额降低,分别为2.21亿元、10.37亿元、8.78亿元以及7.26亿元,三年半累计扣非净亏损为28.6亿元。

AI领域,高额的研发投入难以避免。商汤科技营收规模是其他三家企业的几倍,相对应的研发支出也非常高。2018年至2020年,商汤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和24.54亿元,研发费用率也上升得很快,2020年达到107%。另三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同样非常高,2020年均上升至90%以上,其中旷视科技高达112%。

四家公司在毛利率的变化上较大,最高的商汤科技2021上半年可以达到73%,最低的云从科技2018年仅为21.7%。云从表示,其主营业务中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是标准化的产品,相关研发产生的人员薪酬计入研发费用,因此毛利率相对较高,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由于需外购部分配套软硬件产品或服务,外购材料成本较高,因此毛利率较低。

收入方面,去年9月,有“AI国家队”之称的云从科技中标《广州市南沙区卫生健康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信息基础设施与智能化管控台建设项目》,项目标的额达3.12亿元,这是目前公开的AI企业单一订单中金额最高的一笔。

包括商汤在内的AI四小龙一直没有撕掉“盈利难”的标签。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预计未来三年实现收支衡。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方面,相关负责人称因处于静默期并未给予回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