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半年,“资管新规”过渡期就将结束,由于规模庞大,大部分银行都面临着过渡期如何处置原有理财产品存量资产的问题,当前,各家银行进展如何?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家银行业相关人士,从他们口中了解行内存量理财产品的整改进程。从整改完成度来看,大、中型银行和地方银行完成度不一,有大行存量产品整改完成度已超80%,有的地方银行整改率还不到一半,存量处置难度依旧较大。

北京商报

大、小行进度不一

“目前正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存量产品整改已经逐步接尾声,完成度超过了70%。”一位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除了两个较大规模的产品没有处理完毕,其余基本已经转型完毕。”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业务部门负责人说,“目前我行存量产品整改完成度已超过80%,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宣布延期时,行内就下发了细化的处置方案,要求利用空档期争取在年底前完成任务,按现在的进度来看,年底整改完毕应该没有问题”。

从时间上来看,“资管新规”发布已超过三年,在发文初始,银行就一直按照监管要求逐步压降存续资产,制定整改计划。不过,在采访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大、中型银行来说,地方银行的整改完成进度依旧有待提高。一位城商行理财业务部门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截至2021年6月末,我行存量待整改理财产品较年初已压降40%。其中,保本理财产品已全部压降退出,存量待整改理财产品仅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的14.5%。我行存量理财底层资产主要投向为标准化债券资产,剩余资产处置难度较低,年内实现净值化转型压力较小”。

“我知道的最新消息是,现在还有一半以上的存量理财产品没有整改,这其中都是期限比较长的产品,有的资产端期限长达两年,处置上还是有难度,行内也在加紧讨论方案,尽量赶在监管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另一家城商行理财部门人士担忧道。

从产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看,大行和小行存量整改都存在一些困难。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从产品供给角度看,需要打破刚兑和期限错配、净值化等转型的存量产品仍有一定的规模,化解起来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运营管理和投研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转型也相对缓慢。从产品需求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员更多的是消费者心态,而非投资者心态,投资者教育不到位,产品转型过程并不被消费者很好地接受,一旦遇到浮亏,银行还要面对来自购买者施加的压力。

理财子加速承接母行产品

整改存量理财产品是摆在当前银行面前的头等大事,而做好迁移承接工作则是资管市场的“生力军”——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使命。

截至目前,银保监会已批准筹建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3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其中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1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已经开业。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向理财子公司迁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交银理财相关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称,截至2020年底,交银理财含受托管理母行的存量理财产品的总规模超过1.1万亿元。与此同时,交银理财净值化产品的转型速度明显加快,净值化率超过60%。“2021年,交银理财将继续严格执行整改计划,确保在2021年底前完成过渡期整改任务。”上述交银理财相关人士说道。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公司正在按照监管要求稳有序推进,已经完成了第三批产品的迁移”。

根据普益标准报告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已有宁银理财、招银理财等17家理财子公司开启承接母行理财产品的工作,17家理财子公司承接产品总量达1627只。

其中,宁银理财承接进度最快,当前承接产品数量达到287只;招银理财承接速度也较快,已承接285只产品;工银理财已承接母行产品数量达到253只。承接产品较慢的为徽银理财、渝农商理财,涉及的产品数量分别为2只和1只。

承接产品只是第一步,在采访过程中,有业内人士对过渡期满后理财子公司的转型焦虑始终难消,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母行的产品已经陆续在承接,但承接后我们也有很大压力,比如,违约资产的处置、长期限资产的处置、非标资产的处置都还有难度”。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该行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对此类产品的处置主要通过非标转标、表内承接;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工作,促进投资理财观念加快转变;开发新产品进行承接;市场转售等来实现”。

在陶金看来,对过渡期到期后却还处于存续期的理财产品,为了符合监管的要求,还是需要进行转型,而转型还是在理财子公司的框架下,用理财子公司来承接这些产品,主要依靠理财子公司的独立投研、风控和管理体系。

投研、风控能力应同步提升

“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在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宣传上打破刚兑的意图十分明显,且已经用“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不作为向客户支付产品收益的承诺”等字眼进行了强调。但为了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营销模式,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新增“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

新规一出,引发业内关注,未来如何做好利率展示、营销内容宣传成为理财子公司必答的考题。在投资者教育以及产品普及方面,已经有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开始行动,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做好了大规模宣传的准备,计划通过总行电视电话会议、全国路演、微信公众号推送、个金经理培训等方式做好投资者教育。

“打破刚兑、专业管理、风险自担”是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产品销售重心应聚焦于投资者教育和引导。”一位城商行相关人士指出,“未来我行将对销售人员销售理念进行重塑,同时也将做好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分层管理和风险承受力有效引导。坚持走‘明星产品、明星投资经理、明星资管品牌’的‘三明’营销策略,提升理财产品品牌价值,增加市场认可度。”

亦如陶金所言,理财子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投研体系的不完善和自主投资能力的低下,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依然需要进一步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配合投研能力提升和风控能力增强,只有以上两个方面的持续优化,才能提供收益率更高的、风控更好的产品,提升业务竞争力。同时,还要加速提高固收类产品的主动投资和研究能力,建立系统完备的投资理念和符合自身资金风险的策略取向。

宏观分析师周茂华也同时指出,由于目前理财子公司处于起步阶段,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方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理财需求;此外,未来理财子公司的竞争力还体现在差异产品与服务方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