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互联网台看齐,抢夺财富管理“蛋糕”

银行正在基金销售端进行一场“自我革命”。日前,安银行宣布1600只基金一次实施“零费率”,3000多只基金A类份额申购费率打一折。此前已有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进行了“费率打折”的活动。“这是必然的!”有业内人士认为,后续会有更多银行加入,传统银行基金代销渠道年来不断遭遇互联网台蚕食,在财富管理行业大热的背景下,此举将抢夺更多长尾用户,以基金代销为抓手,为其提供更多元的财富管理服务。

向互联网台看齐 多家银行主动降费

7月15日,安银行宣布大部分非首发、非定制基金A类份额,申购费将降至一折,覆盖数量超过3000只。同日,招商银行宣布将加快布局C类基金份额,降低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

据了解,A类、C类是同一个基金设置的两种不同的基金份额,而两类份额的主要区别在于费率的不同。A类份额采取前端收费,一般收取1.2%-1.5%的认、申购费;而C类在购买阶段不收取费用,只在持有期间收取0.5%-0.8%销售服务费。

而此前银行渠道多数销售的是A类份额,互联网台渠道多采用C类份额。A类基金份额降至一折,意味着银行作为渠道方可收取的费率,与主流互联网台基本一致。新快报记者下载了多家银行和第三方代销互联网台发现,目前招商银行、安口袋银行、建设银行APP,以及支付宝、天天基金网APP中,均有“零费率”和“一折费率”申购的基金在售。

在业内看来,安银行、招商银行等自我革命都是在向互联网台看齐,关注互联网渠道的“长尾客户”。“银行的危机感越来越严重,放弃一些短期的手续费收入,眼光更长远。最的一些动作主要就是银行想与互联网台竞争客户。未来要看大家的服务方式以及投资者的体验。”华南资管公司负责人表示。

基金代销江湖暗潮涌动

推动“买方投顾”模式转变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公募基金传统销售渠道的“老大”。然而年来基金代销“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不仅有第三方销售台虎视眈眈,而且还有券商、基金投顾试点等各路机构奋起直追。

5月13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各家代销机构在2021年1季度的非货基金保有规模。这是基金行业发展23年以来首次公开披露代销机构的保有规模数据,也揭开了基金代销市场格局的面纱。

从“非货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排名来看,蚂蚁基金以8901亿元的规模超越银行传统渠道位列第一,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分别为7079亿元、5366亿元。而从“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排名来看,招商银行以6711亿元规模居首,蚂蚁基金5719亿元紧随其后。两个统计口径之差主要是债基,也就是说在债基领域,蚂蚁的保有量高达3182亿元,在所有代销机构中遥遥领先。

因此,银行此次降费成为必然。更重要的是,随着公募基金的持续受关注,年来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火热,基金代销也成为银行发展财富业务的重要抓手,其贡献的收入和利润也十分可观。如招商银行一季报显示,实现非利息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4.25亿元,仅代理基金收入就达到41.64亿元,同比增长61.27%。

浙商证券的研报指出,本次银行在基金代销的费率改革之后,不仅能够激活更多长尾客户,而且还能帮助财富管理升级,推动银行财富管理从“卖方销售”导向转向“买方投顾”模式。

这是大势所趋,已经有巨头伺机而动。今年五月,建设银行就联手中金资管推出了“财富管家计划”,不仅免收申购费和管理费,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端,通过费用结构的重设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深度绑定,也就是说管理人按照业绩报酬提取收入,而不再是依靠申购费和管理费收入,利于投后管理以及对投资人进行更好的投顾服务。

推荐内容